【心得体会】以长征精神为指引,砥砺前行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1-20   作者:王欣   来源:人事科   点击数:97  

(王欣)长征,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人间奇迹,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了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长征这条艰苦卓绝的道路,并展现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誓死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雄纪念碑上,那些充满活力的名字、那张张饱含赤诚的面孔、那些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共同构成了红色基因铸就的历史篇章。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清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其政治上的软弱无力,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主权的粗暴践踏,华夏大地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割裂,广大人民群众遭受了深重的压迫与苦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众多有志青年的思想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指引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先进青年领袖聚集志同道合者,共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端,承载着将广大人民群众从深重苦难中解救出来、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伟大使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如同星星之火,在华夏大地上蔓延开来,最终形成了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

不畏艰难,为国为民。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高擎革命的火炬,以坚定的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迈出了前进的每一步。1934年10月,红军战士们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踏上了伟大的长征之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昭示着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在长征的征程中,红军将士们历经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等六百多次战斗,攻无不克,占领了七百余座县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士们以草根果腹,抵御严寒,展现出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1936年10月,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胜利会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在长征的历程中,红军战士们英勇牺牲近十万人,每一位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长征精神也必将代代相传,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犹如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是由于先烈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迎来繁荣、昌盛、富强的伟大时代。每一代人都肩负着自己的长征使命,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继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奋发有为,确保道路稳健,不断前行,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为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壮丽篇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