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水科院依托检测版块等业务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的交流学习
材结所党支部黄艳芬
近期,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根据上级要求,深入学习《湖北支点建设三维突破:锻造新引擎,夯实硬支撑,昂扬精气神》专题文章,这既是落实上级部署的政治责任,也是践行我院“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宗旨的行动,为检测业务找准方向、提升效能筑牢基础。
一、发挥材结所核心职能夯实服务支点建设的坚实基础
我院作为省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研单位,检验检测业务始于1987年,历经多年发展,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2024年,为顺应水利科技发展趋势、优化院内创新资源链条,我院将检测资质从正平公司回归并完成院内整合,这一举措不仅重塑了科研与检测协同发展的板块格局,更推动全院技术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材结所以专业优势服务湖北支点建设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作为院内重要组成部门,材结所立足整合后的资源优势,职能紧密聚焦行业核心需求:一是工程检测,承担质量检测、结构安全评估等,守好工程质量“数据关”;二是科研创新,攻关材料优化、病害防治等,助力技术升级;三是技术服务,提供检测咨询、培训等,推动工程规范高效。这些职能与我院建院宗旨高度契合,更是我们锚定支点建设需求、贡献专业力量的核心底气。
材结所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及检测业务工作实际,认真组织了学习研讨。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全省上下的共同目标和责任,更是我院及材结所必须主动担当的政治责任与业务方向。此次学习目标清晰:深研文章“三维突破”内涵,找准检测版块与战略需求的结合点,破解业务与需求适配难题,明确服务路径,实现检测业务与支点建设同频共振,为湖北水利水电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动能。
二、锚定“三维突破”,探索检测版块与全业务的服务路径
(一)以科研赋能检测,锻造服务“新引擎”
文件指出,湖北正全力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我院检验检测业务绝非简单的出具报告,更蕴含着科研创新的基因的价值创造过程,这正是对“锻造新引擎”的生动响应。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工程问题科研化、科研成果工程化”,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场景链”融合的微观闭环:例如,我们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关于钢管混凝土脱粘风险监测的研究,开发了结合膨胀剂和多种监测技术的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检测业务系统,引入了云计算、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了检测业务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在泵机智慧测试、钢渣基灌浆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将具体工程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难题的闭环。
支撑这些创新实践的,是我院坚实的硬实力基础——拥有的五项甲级资质和辐射安全许可证,组建的专业检测队伍,团队成员均具备合规检测资质,其中不乏高级职称人员与博硕士研究生,为科研与检测深度融合提供了人才与资质保障。
未来,我们将继续紧跟行业前沿技术,聚焦水利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智能检测监测技术等方向攻关,推动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检测服务能力,让检测版块成为激活水利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为湖北水利行业科技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专业动能。
(二)聚焦重大项目,夯实水利“硬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支点建设的核心要义,对于水利行业而言,工程质量是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院检验检测业务始终秉持“方法科学、行为公正、结果准确、服务满意、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以专业实力守护工程质量,这正是对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践行,也是我们夯实水利“硬支撑”的核心遵循。
多年来,我院深耕水利检测领域,累计承接了几千余项工程的检验检测任务,深度参与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千岛湖配水工程、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姚家平水利枢纽等一大批国家及省级重大水利项目,还以第三方机构参与了部分工程的稽查工作。我们深知每一次检测、每一份报告都承载着工程安全与耐久的重任。新建成的青菱试验基地(建筑面积3200㎡,恒温恒湿面积约700㎡)和470余台(套)先进设备设施,为获取更精准、更可靠的检测数据筑牢硬件基础。参编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L734-2016),已成为行业核心标准,为规范检测流程、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贡献力量。荣获的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奖(大禹奖)、AAA信用证书等荣誉,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持续精进的鞭策。面向支点建设需求,我们将继续以“质量第一”为导向,针对未来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提前对接检测需求,将标准化流程与定制化方案结合,继续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湖北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以实际行动夯实支点建设的“硬支撑”。
(三)强化队伍建设,昂扬干事“精气神”
围绕“昂扬精气神”,我们以“科研引领、检测立身”为导向,将精神传承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服务团队。文件强调,“抗洪精神”是湖北应对挑战、开创事业的宝贵财富,而水利行业与洪旱灾害斗争是天职,这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
我院的检测工作常常深入工程一线,无论是应对重大汛情后的工程排查,还是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的驻场检测,环境艰苦、任务紧迫是常态,但技术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种精神同样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科研攻关和服务提升中。面对传统检测难题,我们勇于探索新技术、新方法;面对市场变化和机构调整,我们积极适应、主动作为。当前,湖北发展态势强劲,水利建设任务繁重,这既是广阔的舞台,也是时代考题。我们将积极响应省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号召,引导全所职工,继续发扬水利人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敢于担当的作风,在岗位上“拼搏奉献、实干争先”。同时以“党建领院、科研立院、产业兴院、人才强院”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技术比武”“先锋岗创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确保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方提供更规范、准确、公正、科学的服务,在湖北支点建设的水利篇章中展现材结所的担当与风采。
三、多点发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落地
材结所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定期梳理检测业务与支点建设需求的适配情况,更新“服务重点项目清单”,优先参与重大工程、新兴领域的检测,以精准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聚焦水利新材料、智能检测等优势领域,加快科研成果向检测技术、服务产品的转化,以技术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强化与省内水利建设单位、行业协会及高校的协同,建立“需求—检测—反馈—迭代”的闭环机制,在合作中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同时持续优化检测流程与服务模式,以高效协同与优质服务夯实核心竞争力,确保检测版块及全所业务始终紧跟支点建设步伐,为湖北水利水电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