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技术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书写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近期,我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相关内容,深刻认识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要义,也更加明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水利工作的指引意义。结合自身参与的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智能检查工作,我从“学精神、悟内涵、践行动”三个方面,汇报学习思考与实践感悟。
一、深学细悟明方向,锚定水利安全使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也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这些重要精神为水利工程安全运维提供了根本遵循。
水利工程是保障民生、支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白蚁危害是威胁堤坝安全的隐形杀手,其隐蔽性、反复性特点易诱发跌窝等险情。开展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智能检查,既是落实“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以技术创新破解防治难题的具体实践,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守住水利工程安全底线的必然举措,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党的创新理论高度契合。
二、立足实践谋创新,以智赋能破解难题
结合参与的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智能检查工作,我们聚焦“精准识别、高效监测”核心目标,将科技手段贯穿检查全过程,推动防治工作从“传统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型”转变。
一方面,构建多技术融合的智能检查体系。针对传统人工检查存在的覆盖不全、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托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多光谱传感器,对堤坝开展广域巡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捕捉白蚁外露特征,实现堤坝全面排查;针对隐蔽区域检测难题,运用电子鼻、机器狗等设备,结合白蚁外露特征的气味特征和图像信息,精准识别白蚁危害,助力解决“肉眼难辨、探挖盲目”难题。
另一方面,建立数据驱动的动态监测机制。将智能检查获取的蚁情数据纳入数据库,结合气候、植被等影响因子,通过算法模型分析蚁害发展趋势,提前预判风险区域,推动防治工作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三、锚定目标再发力,提质增效勇毅前行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智能技术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技术迭代,联合研发更适配水利工程场景的白蚁智能监测装备,提升复杂地形下的识别精度与稳定性;二是完善数据体系,推动不同工程、不同区域的蚁情数据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的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智能预警平台;三是加强人才培养,组建技术攻坚团队,深入钻研智能检查技术与白蚁生物学特性,打造既懂理论又善实操的专业队伍,以钉钉子精神将科技赋能落到实处。
作为青年水利职工,我们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以智能技术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为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