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镜鉴家风》心得体会
一、家风是什么
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知门祚之久暂”。说的是一个家族中的人有德行,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家道一定会越来越兴旺。相反,如果一个家族中的人大多自私自利,时间久了,必然会家道败落。
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二、家风的重要性
(1)家风是家族的凝聚力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2)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和民风
家风是“四风”之首,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家事连着国事,领导干部务必时时牢记使命,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上下功夫,真正以良好的家风养成廉洁的作风、促成优良的党风,孕育向善的政风。
三、涵养良好家风
(1)夯实“思想自觉”这个基础,为涵养良好家风凝神聚气。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不少都存在家教家风方面的问题,而这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诱因。不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注重家庭、端正家教、严立家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思想自觉,把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常修课修好,坚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强化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以德立家、勤俭持家、廉洁齐家、实干兴家,用家庭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
(2)突出“文化传承”这个重点,为涵养良好家风提供滋养。
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员干部要学习古人修身齐家的人生智慧,传承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母慈子孝、贤妻良母、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3)扭住“机制建设”这个根本,为涵养良好家风助力增效。
一要探索家风建设融入机制,促进家风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与各行业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相融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融合,制定党员干部家风负面清单,逐步建立家风行为奖惩制度。二要完善教育引导机制,面向党员干部加强新时代家庭观教育,让新时代好家风理念深入人心。三要健全约束监督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开展家庭廉政提醒谈话、社区家风评议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促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持续提升家风建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