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以 “三心” 打赢反腐硬仗,用担当共筑廉洁生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王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意义深远,为党的纪律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管党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同时,要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坚定打赢反腐败攻坚战的信心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必须打赢的重大政治斗争。从战略全局来看,它直接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而腐败则是危害党的生命力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同时,这一斗争还关系到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一个答案是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谈到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第二个答案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在新时代探索出的“自我革命”,而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必须打赢而且能够打赢的重大政治斗争。党在百年自我革命历程中,始终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为打赢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历史基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则奠定了现实基础,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打虎”“拍蝇”“猎狐” 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是纵深推进和打赢反腐败斗争的底气所在。
二、坚定打赢反腐败持久战的恒心
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以唯物辩证法思维把握其规律,树立持久战思想。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腐败是长期存在的社会毒瘤,与社会发展阶段、制度和权力形态紧密相关,这决定了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只要滋生腐败的条件存在,斗争就不会停止。
我们应保持清醒,克服松劲、厌战情绪,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和广度,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常态化、长效化,减少老问题复发,遏制新问题蔓延。
三、坚定打赢反腐败总体战的决心
反腐败斗争是总体战,需强化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要将其与党的各项建设贯通协同,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标准管党治党。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推进不敢腐,健全制度体制机制推进不能腐,筑牢精神支撑推进不想腐,实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三者同时、同向、综合发力,融合不敢腐的震慑、不能腐的约束、不想腐的教育优势,用 “全周期管理” 方式,使各项措施相互配合、促进,形成强大合力。
四、强化担当作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为党员,知敬畏、守初心是我们的基本准则,强化担当作为意识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加强自我约束,绷紧纪律弦,遵守党纪国法,保持廉洁自律本色,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责任,每位党员都是责任主体。我们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营造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筑牢廉洁根基,才能让腐败无处滋生,打赢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