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洞渡槽拱圈成功合龙,漳河灌区现代化一期工程接近尾声
发布时间:2024-01-23   作者:邱冬梅   来源:金浪公司   点击数:230  

(邱冬梅)漳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是国家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湖北省水利补短板强功能工程重点项目。2024年1月2日,漳河灌区控制性工程响水洞渡槽拱圈成功转体合龙,标志着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接近尾声。

湖北省漳河灌区灌溉面积260余万亩,是全国九大灌区之一。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灌区现代化建设标准,我院金浪公司承担了漳河灌区现代化的规划设计工作。

响水洞渡槽是漳河灌区四干渠北干渠的骨干控制性工程,原建于1966年,由于渡槽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存在槽身过流能力不足及结构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下游渠道灌溉,导致下游渠道近20年灌溉得不到保障,经过调查研究确定拆除重建响水洞渡槽。

响水洞渡槽拆除重建前图片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我院金浪公司联合湖北省漳河土木工程设计院多次商讨论证,从槽身结构形式的矩形和U型槽身比选到上部支承结构的排架、实心柱式墩、空心墩方案比选,以及跨河段方案空腹板拱承重结构(跨度100m)和简支结构(跨度15m)方案的比选,非跨河段的简支结构15m、30m方案的比选。鉴于响水洞渡槽现状百米拱结构为当地著名标志性建筑物,为保留先辈艰苦奋斗和勇于挑战困难的文化传承,并考虑附近百姓和地方政府要求,响水洞渡槽跨河段设计最终采用100m跨空腹板拱圈、非跨河段为15m简支,矩形槽身并上部排架支承结构。

综合考虑施工导流、渡槽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安全等因素,渡槽100m跨拱圈设计采用了创新的转体施工方案,施工时可充分利用河道上下游两侧山体地形,减小脚手架高度及变形,保证拱圈施工质量,降低渡槽后期运行风险;施工中可不受仙居河水位影响,缩短施工周期,减小对渡槽下游农业灌溉的影响等。

施工过程中,经多方探讨研究,拱圈施工采用转体合拢方案(渡槽上游侧半拱采用非对称平衡转体与支架组合施工技术施工、下游侧半拱采用满堂支架施工),通过BIM技术对渡槽设计进行可视化建模分析,配合施工方案优化渡槽拱圈设计。

漳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2月正式开工,目前响水洞渡槽拱圈已成功合龙,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一期项目建成后,将惠及下游农田灌溉用水需求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内灌溉保证率可达80.4%。

响水洞渡槽拱圈转体合龙仪式

响水洞渡槽拱圈转体合龙现场

响水洞渡槽拆除重建后效果图